全球关注:3号线还有“推背上车”吗
都市热报| 2023-05-10 10:56:42

近日,某城市乘客挤不进地铁车厢,安保大叔送“推背服务”助其上车的视频火了。在咱们重庆,最繁忙的3号线也有过这样的场景,但如今,这种现象已很少见了。

“推背上车”现象已少见

连日来,记者在早高峰时段走访了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牛角沱站、两路口站,发现前往江北机场T2航站楼方向的乘客较鱼洞方向的乘客多很多。只见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有序引导乘客上下车,若乘客挤不上车,便提醒乘坐下一班列车,并没有见到工作人员推乘客上车的情况。


(相关资料图)

列车开走后,乘客有序排队等待下一班列车的到来

记者注意到,早高峰时段,3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只有2分半钟,乘客挤不上车也不会硬挤,而是退回来等下一班车。在两路口站,50岁的马女士说:“我经常坐3号线出行,还没有看见过推背服务呢。”

28岁的陈女士在金童路附近上班,工作日每天早上8点15分左右在牛角沱站由2号线换乘3号线。她告诉记者:“以前早高峰要等很多趟才能上车,曾经看到工作人员推车门处乘客的背,帮助上车。不过现在感觉3号线没那么挤了,基本上等一班车就能走,现在没有见到过工作人员助推乘客上车了。”

轨道传媒“红马甲”安全引导乘客上下车

乘客挤不上车,工作人员是否会“推”?在牛角沱站做安全引导的轨道传媒“红马甲”向女士的回答是“看情况”。向女士说:“如果乘客恰好在车门处,背或者包包只有一点没有完全进入车厢,就会助推一下,帮他们上车,如果还差很多才能进到车厢,就提醒乘客坐下一班,因为下一班车很快就来了。”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轨道交通红旗河沟站值班站长夏鹏介绍,虽然如今3号线已经很少看到“推背上车”的现象,但助推作业并没有取消,“推背上车”少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轨道线网越来越密集,列车编组增加,车辆数量增多,3号线列车拥挤度有所缓解。比如,在10号线鲤鱼池至后堡站开通前,牛角沱站的日均换乘客流有8~10万人次,如今日均换乘客流在7~8万人次,换乘客流大约减少了12%。在环线开通前,红旗河沟站日均换乘客流为13~15万人次,如今换乘客流在11~13万人次,换乘客流大约减少了15%。

二是线路行车间隔缩短,早晚高峰期间3号线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30秒,且在四公里至龙头寺核心区段会开行小交路空载列车,许多乘客已经掌握了线路运营规律,看见车厢拥挤后会主动等待下一班列车。

三是越来越多的乘客对肢体接触较为敏感,车站员工尽量避免与乘客过多肢体接触。

【多知道点】

“推背上车”专业称为助推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中有推、拉、隔作业流程。

就是车门打开后先由乘客自行上下,当乘客上车困难,工作人员手推帮助车门外的乘客上车,使乘客身体及其随身物品完全处于门线以内。

当关门警铃响起后,工作人员立即用手将未上车的乘客拉出至安全门以外。

关门过程中,工作人员立即背对列车张开两臂,用身体阻挡后续乘客上车。

“推拉隔作业流程在客运专业名词中称为助推作业。”夏鹏告诉记者,重庆轨道交通执行助推作业最早是在2012年1月12日。当时,3号线处于试运营阶段,线路、车辆、信号、道岔以及其他设备处于磨合阶段,列车间隔时间较长,因此出现了车厢拥挤、乘客上车困难的情况,于是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助推作业。

夏鹏还介绍,推,不单纯指推背上车,有时候乘客上车后随身携带物品处于门线以外的,车站工作人员也会将物品推入门线以内。如乘客身体处于门线以外,工作人员在用手助推时,会尽量双手推送,且只接触乘客背部、肩膀部位,同时会注意控制助推力度,不会强行推送乘客上车。当助推作业也无法上车时,会主动提醒乘客乘坐下一班列车。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秦欣怡 摄影报道

编辑:张亚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