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胜利油田党委宣传部、油气勘探管理中心、油气开发管理中心、工程技术管理中心共同梳理了《勘探开发领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转变的观念、行为和传统模式》,内容涵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技术和合作共赢、市场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四个方面,其中观念类16条、行为类7条、模式类5条,以此进一步纠正片面认识、摒弃错误行为、扭转惯性模式,用新理念新要求指导和推动油田勘探开发新实践。
油气勘探领域围绕5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要树立“勘探无禁区、认识无止境、创新不止步”等新理念,引领干部员工运用新认识与新技术手段,找准剩余资源藏身之所,实现勘探工作创新发展。
油气开发领域围绕7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要树立“油水并重、以水为先”、“今天的注水质量就是明天的原油产量”等新理念,深化新认识,促进采收率大幅提高、效益稳产期不断延长,推进油藏科学开发、极致开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程技术领域围绕7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要树立“每一口井都是一个工程”、建设集约高效的“大地面”等新理念,实现工程技术对油田效益开发的有力支撑。
合作共赢、市场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领域围绕9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要树立“合作共赢”、专业化“大市场”、“一切生产用能资源都可调可控”等新理念,推进提升专业化设备、技术、人员利用效能,构建更加广泛的内外部、甲乙方市场化运营模式,破解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胜利油田梳理的“28条”,反映的不仅是一家油田在勘探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国内大多数油田长期面临的难题,也是许多同行在勘探开发实践中背负的思想枷锁和包袱,不解放思想,纠正片面认识,扭转惯性模式,许多顽疾得不到解决。“28条”值得每一位勘探开发领域工作的同行对照学习。
《油田勘探开发具体实践中需要转变的观念、行为和惯性模式》
一、油气勘探方面
1.纠正“凭借60余年的勘探实践经验,按照以前的思路办法找油,不会出现大偏差”的片面认识,树立“勘探无禁区、认识无止境、创新不止步”的理念,推动“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三大勘探战略转变,引领勘探工作创新发展。
2.纠正“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剩余资源不多了”的片面认识,树立“老区不老”“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等理念,运用新认识与新技术手段,开展构造特征、沉积储层、成藏规律再研究,找准剩余资源藏身之所,把地下石油都解放到地面上来。
3.纠正“勘探工作者就是把油找到,开发和经营油藏是其他人的事”的片面认识,从油藏全生命周期出发,以油藏经营理念引领高质量勘探,不断完善“项目化组织、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保障油藏高效发现与储量快速转化,实现“勘探价值最大化”。
4.摒弃“地质基础理论研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做法,强化“理论来自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实践”的认识,扭转地质基础研究与勘探部署脱节的现象。
5.纠正“资料掌握多、方法使用多就能降低多解性,就能提高勘探成功率”的片面认识,在区带研究及井位部署工作中坚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环节、抓关键技术,深挖资料有用信息,分析关键成藏要素,采用针对性技术手段,降低勘探风险。
二、油气开发方面
6.扭转“储量品位低,效益就一定差”的观念,树立“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的理念,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推动储量向产能高质量转化,把低品位储量变成经济可采储量。
7.摒弃“重油轻水”的错误做法,树立“油水并重、以水为先”“今天的注水质量就是明天的原油产量”等理念,深化“没有能量就没有产量”“水驱油藏开发的主动权掌握在水井手里”的认识,做足水文章,提能量、控含水、降递减、增产能,切实开发好、管理好、经营好油藏。
8.纠正“化学驱生产井按照规律回返”“药剂注入多,增油就多”的片面认识,树立“精细开发、极致开发”的理念,通过流线识别、剩余油认识,把井网调整、动态调配、地面优化结合起来,坚持“化学+井网+工艺”综合施策,促进采收率大幅提高、效益稳产期不断延长。
9.扭转“关停低效无效井就能减少成本,就是低成本开发”的观念,认识到“做大产量规模才能降低开发成本”,通过算好整体效益账,实施单井、单元、区块一体化经营优化,保持一定产量规模,摊薄成本,降低平衡油价。
10.打破“极限采收率”的传统认识,树立“资源有限、创新无限,解放思想、挑战极限”“所有水驱油藏都可转变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无止境”等理念,通过一体化研究、一体化攻关,加大先导试验力度,推广应用不同类型油藏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
11.摒弃“把开发态势等同于开发规律、按开发态势制定开发规划”的惯性思维,客观审视开发态势与开发规律的差异,坚持开发规划高质量的目标导向,结合新形势新变量,从地质、工艺、经营等方面系统考虑,周密部署,推进油藏科学开发、极致开发。
12.纠正“物探仅仅服务勘探”的片面认知,聚焦油藏价值最大化,拓宽服务界面,用物探技术破解油藏表征、流体描述、动态监测技术等开发难题,实现从勘探向开发的延伸,打造油藏全生命周期的地球物理技术体系,更好服务油田高质量发展。
三、工程技术方面
13.摒弃“工程技术发展仅注重单一技术突破”的片面做法,坚持紧扣油藏开发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持续通过技术迭代升级和集成配套提升技术适应性,扩大应用规模,实现对油田效益开发的有力支撑。
14.纠正“老油田产能低、多产油就得多打井”的片面认识,树立“少井高产”的理念,认识到产能建设不仅要“初产高”、更要“累产高”,采用大井台组合,推行长水平段水平井、多级分支井等完井方式,配套“旋转导向+地质探边”优快钻井等关键技术,大幅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单井产能。
15.纠正“打井越快越多,产量越有保证”的片面认识,树立“每一口井都是一个工程”的产能建设理念,构建钻完井“全链条精品”管控模式,实现投产一口示范井提升一类标准,建立一个示范区带动一类产能,切实从“量”的提高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效率与质量并重。
16.摒弃“老油田治理一味等投资要成本”的错误做法,树立油藏经营意识,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考虑油藏、工艺、地面、水质,坚持一体化治理思路,加大稳产长效投入,推行长寿命注采、智能注采,强化精细管理,实现油藏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
17.摒弃“常规油藏低投入”的片面做法,把非常规压裂理念应用于常规油藏,加大低渗油藏压裂完井投入,提升压裂规模,扩大改造体积,大幅度释放油藏产能。
18.改变地面工程传统配套模式,树立集约高效的“大地面”建设理念,突出“短流程、撬装化、全密闭”,整体优化站库布局,系统简化地面流程,打造以“区域中心站”为核心的地面管控体系,实现高效用能、绿色用能。
19.打破“常规管杆作业施工”的传统方式,树立“快速高效作业”理念,推行连续管杆替代常规管杆,新井投产推广连续油管“通刮替”作业,老井作业拓展连续油管冲砂、解堵、喷砂射孔等应用范围和规模,完井投入探索应用“连续杆+杆式泵”配套模式,大幅降低施工工期。
四、合作共赢、市场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方面
20.摒弃不同专业间各自为战的错误做法,强化一体化理念,坚持“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技术管理一体化统筹、生产运营一体化提升,集中资源力量办大事、深挖大潜力、创造大效益。
21.摒弃市场合作中“重工作量轻质量效益”的错误做法,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形成以服务甲方为中心、效率高、质量优的内外部市场化机制,推动乙方转变为油藏经营参与者,由挣工程款向实现双方共赢转变。
22.打破更多依靠行政主导的传统运行模式,树立专业化“大市场”的理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由注汽服务、井下作业、动态监测等单位统筹内外部市场,推行侧钻井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设备、技术、人员利用效能。
23.打破水质管控传统模式,坚持“集输市场化”发展方向,推行集输内外部“水市场”运行模式,内部市场按水质实行优质优价,外部市场推行 BO(建设经营)、业务承揽、结果采购三种模式,既提升回注水水质和全流程水质效益,又倒逼产液结构持续优化,降低无效液量。
24.打破“一对一”技术服务传统模式和定额束缚的局限,树立“技术只要经济适用都可以引进”的理念,加快引进国内外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构建更加广泛的内外部、甲乙方市场化运营模式,破解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难题。
25.纠正“基础研究见效慢”“技术创新难度大、效果未知”等片面认识,树立“科技创新是发展最大动力”的理念,大力发展地球物理自主软件,加大西部超浅层短半径水平井、热化学驱、火烧油层等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攻关,以理论突破、技术创新助力勘探开发大提升。
26.摒弃“唯新技术论、唯新设备论”,扭转“只要应用了新手段,就能有好效果”的片面认识,树立“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的理念,坚持把人的素质提升和积极性调动摆在首位,推动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与人的素能提升齐头并进,实现新技术新设备功效最大化。
27.纠正“绿色发展就是做好环保工作和发展新能源”的片面认识,深刻认识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是油田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工程方案设计中,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全面推行绿色钻井、绿色注采、绿色集输、绿色修井。
28.打破稳定生产和能源消耗的传统模式,树立“一切生产用能资源都可调可控”的理念,结合开发全过程生产规律和特点,综合运用注水泵井联调、油井间歇生产、柔性压驱、柔性外输,打造分区域、分类型、分场景的柔性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