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在多重任务中实现突破等 河南上半年GDP增速居全国第17位
河南商报| 2022-07-28 08:01:18

今年上半年,河南GDP增速全国第17位、比去年全年前移10位;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国第1位;上半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9%、总量稳居中部第1位……

7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召开,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健作《关于河南省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简称《报告》)。

成绩

河南上半年GDP增速居全国第17位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触底回升、企稳向好的态势,顶住了超出预期的压力,稳住了经济运行基本盘。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2020年前三季度低于全国后首次实现反超。

马健介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大盘在极端困难中保持稳固。探索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保障机制,聚焦生产经营、物流畅通、政策助力、防疫安全强化调节调控,出台稳住经济大盘9方面44项160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上半年GDP增速居全国第17位、比去年全年前移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4%、10.3%、0.3%,分别高于全国2个、4.2个、1个百分点。

二是改革创新在多重任务中实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晋升国家“A”级,6家省管企业集中揭牌,省直事业单位改革、开发区改革基本完成。新挂牌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聘任院士校长,“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第四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三是底线保障在风险挑战中更加坚实。把保安全、兜底线、稳大局作为首要任务,实现一个潜伏期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疫情,在去年部分小麦晚播的条件下今年夏粮再获丰收,面对电煤供应持续紧张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挑战实现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量稳居中部第1位

具体来看,河南生产供给总体平稳。

夏粮总产量达到762.61亿斤、播种面积8525.64万亩,均居全国第1位。全省生猪存栏4064.21万头、出栏3221.65万头,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第1位,蛋、牛奶、蔬菜等生产供应良好。

工业大盘坚实稳定。新兴产业、重点支柱型产业形势较好,40个工业行业大类有31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77.5%,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合计达57.4%。

服务业逐步回暖。全省旅游收入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餐饮收入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同时,市场需求企稳回升。滚动开展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三个一批”活动,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郑州航空港站建成投用,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形高铁的省份,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出台实施支持外贸稳定发展10条等政策措施,上半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9%,总量稳居中部第1位。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安图生物获批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建13家中试基地、15家产业研究院、44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A股上市公司3家。

连续4年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从2019年的84%提升至2021年的90%。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479项创新成果,开展郑州航空港区“二次创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正式启动,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顺利开通。

下半年安排

加快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重大项目建设

谈到下半年的重点工作,马健表示,我省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经济大盘。健全“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干部包保制度,做好应急状态下白名单企业(项目)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服务保障工作。

制度化跟踪调度160项稳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落实落地三季度启动实施的一批新政策举措,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并适时出台。

同时,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研究出台战略性投资项目省级补助配套政策,加快比亚迪、宁德时代、宇通新能源商用车、京恒电子智能终端制造等重大项目建设,9月底前新开工84个、总投资1373亿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开展“三个一批”回头看活动,形成评估、督导、考核、整改工作闭环。统筹运用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等方式,谋划举办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招商活动。

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现代物流强省建设若干政策》,争取1~2个国家物流枢纽、1~2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国家建设名单,启动首批30家左右“物流豫军”。

开展新一轮重大科学装置论证建设,推动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智慧岛”双创载体省辖市全覆盖深入实施“1+20”人才政策体系,新建20家中原学者工作站,培育中原学者、中原领军人才150人。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6万家。(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