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越大 世界越小”
4月22日,上海秦汉胡同《鉴赏课》名家长物对谈“一剪芍药三月三”上巳节主题直播圆满结束。
当晚,专栏作家何菲、秦汉胡同小先生陈柔均、《鉴赏课》主理人王双强三位老师,陪伴超10万名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畅聊上巳节文化与“爱”这一永恒话题,感悟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诗性精神;
(资料图)
共同鉴赏了瓶花簃词社众多名家汇聚的《黄宾虹瓶花簃芍药图》,和冶春后社《臧谷致筱杉诗笺》2幅传世书画作品。
直播现场
三位老师在春和日暖的上巳节当天,细数传统上巳节文化中的芍药、雅集元素,将背后的诗词典故娓娓道来;
并在历史人物、经典名篇的漫谈中,解读出传统的现实力量——它发源于过去且流入现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当今生活的内容和方向。
赏画鉴古,诗词唱和,历史文化漫谈,这是一场相聚于上巳节的“云”上雅集。
暮春时节,我们一起重温~
壹
缘起:一脉相承的诗性自由
上巳节,踏春出行,祓禊除垢,曲水流觞。
《鉴赏课》主理人王双强先生提到源自于孔子时代倡导的一种生活状态,演变成为中国人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追求心性自由的一个发端。
人们不断追寻着先贤的足迹,思考自由生活的意义。他们摆脱规则与思想的禁锢,探寻更多人生的可能,并在上巳节时把这些想法与场景都记录下来,传承至今。
王双强老师在直播中进行分享
直播中,王老师重点分享了历史上两场盛大的集会:《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与诸弟子剧谈,以及著名的东晋兰亭雅集。
不论是孔子与曾皙,或是王羲之,言论作品中都洋溢着崇尚自然与自由的诗性精神,以及骨子里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面对着对抗衰老与死亡的问题,睿智的先贤将问题的答案藏在「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的中华文化中,用他们对于心性自由的追求,消解着生死的庞大命题。”
本期鉴赏藏品《臧谷致筱杉诗笺》
鉴赏金句
—王双强分享—
1 中国文化的魅力
比如说兰亭雅集,当我们谈到这个故事时,内心会觉得很温暖,就像有一束光照进了心里一样。
这样的一束光和力量,会让我们走得更远,变得更加顽强,能够面对这个世界上的跌宕、不堪和灾难,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2 把时间花在“没用”且美好的事上
一群人去亲近自然的风、水,唱着歌回家,这样一种祥和、自由的生活状态,背后展现的是国家的强盛,也同样承载了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
这个画面是《论语》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画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把时间花在一些“没用”且美好的事情上。
3 对《兰亭集序》的理解
在生死大事面前,其他的事情都是平等的。
在平等的基础上,正如王羲之、孔子所论述的那样,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自由精神,可能才是我们去消解、抵抗老之将至最好的选择。
贰
传承:诗词典籍中的上巳节
《黄宾虹瓶花簃芍药图》
影视化解读片段
《黄宾虹瓶花簃芍药图》也是一场群英荟萃的雅集作品。
直播中,我们跟随影视短片《瓶花簃芍药:一群诗词玩家的游戏世界》走进了这幅集诗词、书画之美于一身的芍药图中。
秦汉胡同小先生陈柔均老师,透过芍药图中的花与词,深入分享了千百年来文士们围绕着“上巳节”“芍药”展开的诗词与文学游戏;
讲述大众祓禊、爱人约会、文人雅集三大节日习俗,回归中华文化中上巳节原本的自由与美好。
陈柔均老师在直播中进行分享
在浪漫旖旎的短片与陈老师引经据典的分享中,我们穿越千年,走过溱沩水边似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一路顺着元稹、白居易、杜甫、王维、韩愈等文化大家的笔触溯游而下,一窥不同时空下娇美的芍药、聆听流传至今仍然动人心扉的故事。
《黄宾虹瓶花簃芍药图》
影视化解读片段
我们好像是历史的旁观者,但每个人又身在其中,成为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精彩故事的创造者与参与者。
正如陈柔均老师所说,可能我们都是消费社会里的精神浪子,唯有从这些传承至今的文字与信仰当中,才能回归中国人质朴的精神家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
鉴赏金句
—陈柔均分享—
1 上巳节之于我们的意义
我觉得上巳节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活里的一个美好愿景——
希望浪漫的情爱、曲水流觞的雅趣一直在我们身边;希望不管我们拥有或是失去,都可以“又何妨,春去春来,且歌且唱”。
2 王献之:上巳节没作出诗,被嘲笑了几百年
《兰亭集序》中记录了当时三月初三时,一群文人的集会,大家聚在一起写诗。
但兰亭雅集上有一个人没写出诗来,这个人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因为他没有作出诗,所以被人嘲笑了几百年,直到清朝时,还有人说他兰亭集上竟无诗。
所以要过上巳节,我们除了要有真挚的爱意,还应该有二两才情。
3 陈柔均老师作《宴清都 · 芍药雅集》
宴清都 · 芍药雅集
陈柔均
宴饮宜酣畅。欢笑过,红绡难抵惆怅。
堂皇盛世,娇小轻杉,从来跌宕。
长街尽是英雄,有谁见,襟怀郎朗。
怕只怕,一世匆匆,雄心化作虚妄。
相逢莫负良夕,赠之芍药,长椅小巷。
且谈往事,痴情如那,少年模样。
平生细算成空,独剩了,才情二两。
又何妨,春去春来,且歌且唱。
叁
永恒:历史长河中不变的“爱”
何菲老师在直播中进行分享
自古便有“芍药诗家只寄情”的说法,沪上情感作家何菲老师就用芍药作引,围绕“友情”“爱情”,讲述了历史上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爱”的故事,探讨随着时代变迁,“爱”之于我们个人的意义。
何菲老师用自己独特细腻的视角,解读多情元稹、长情苏轼;
分享一代女皇武则天与狄仁杰之间相知相惜的友谊;
从古代杰出女性代表李清照身上,望见婚姻与爱情之间无解的矛盾。
何菲老师聊到:情感与爱是个永远的主题,它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时间地点、人生的任何阶段,但自始至终我都觉得它是一个好东西。
因为爱除了会带给人刻骨铭心的体验之外,还会让你感觉到即使身在寒冬,身上仍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鉴赏金句
—何菲分享—
1 古人的“朋”与“友”
古代人的“朋”和“友”,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差别。
“朋”指的是因为客观条件、因素、利益而结成的朋党,一种利益的小集团;而“友”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互通、情感上的互动,这个叫做“友”。
2 爱情是修炼自己的途径
爱情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要求它能结出好的果实,而是让自己能够更加客观地去看待世界和人生,然后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3 爱情的“目的”
一见钟情是容易的,长相厮守是非常非常难的,更难的就是能够把爱情当做鼓舞自己的力量,在人生中进阶的一种力量,我觉得这才是爱情正确的目的。
千年前的人们崇尚自然,追寻自由,不限制人生的意义,也包容不同的想法。
星辰变换,站在同一片好春光下的我们,被这样的历史文化照耀温暖,被灯塔般的诗教信仰指引着前进,这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通过文明物证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