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春耕在即,在南陵县籍山镇九连街道的一间狭小房间里,两鬓微白,一身浅色衬衣的程太平,正坐在小板凳上,手捧着一份份稻种,弓着腰细心整理。
(相关资料图)
4月16日晚,从海南南繁基地回到南陵后,顾不上休息的程太平,次日一早便马不停蹄投入到新一轮工作中。“这次带回来800多份早稻育种世代种子,农时不等人,要抓紧归类、编号、浸种、催芽,抢在第一时间种下去。”
程太平在海南基地给杂交稻不育系单株套花粉隔离袋。受访者供图
今年61岁的程太平,在水稻育种领域孜孜不倦30余年,先后育成“化感2205”“南陵早2号”等多个特早熟早稻品种,试种并得以推广的直播水稻、化感水稻、特早熟早稻、低位早熟再生稻和紫云英水稻五项技术,被誉为水稻种植的“五朵金花”。
专注水稻育种30多年
程太平,出生在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三连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87年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毕业后,他分到九连乡(现籍山镇)农技站,在基层一线当起了一名农技员。
自此,他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深深懂得只有良种才能长出高产的水稻,才能让乡亲们吃饱吃好。一个梦想也就此在程太平心中深深扎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程太平是地地道道的南陵人,过去是乡里的农技员,如今是芜湖市科技特派员,也是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人人洗脚上田”的改革开放初期,程太平选择留在田间。如今,数十年过去,他仍旧选择守着那片稻田,“做人做事都要不忘初心”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人活一生,总要做点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程太平,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外出闯荡的想法,甚至在家养过猪。
“没少折腾,但都碰过壁,思来想去,种田还是最贴合实际。”程太平打趣道,分田到户,田是自家的,当时只需要缴纳农业税,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就这样,25岁的程太平跟着父辈学习水稻种植,在没有专业知识、科研基地和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他硬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刻苦钻研,从水稻栽培到水稻育种,不忘初心,把水稻由多灾和低产作物变为抗灾和高产作物,水稻研究屡创奇迹。
程太平(左一)在田里介绍特早熟南陵2号品种。受访者供图
时至今日,年逾六旬的程太平仍旧坚持每日下田,整田、播种、施肥、记载、收稻、晒谷、考种一件不落,他培育出来的直播稻“皖稻143号”“化感2205”“南陵早2号”等品种,先后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其中,“一种早晚直播连作水稻品种选育方法”“一种再生稻的水稻品种选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稻种直播给千年水稻种植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稻育种还被纳入国家级项目,得到社会上的一致认可,他也因此成为国家育种专家库成员。
苦行修行成育种专家
十年蛰伏,一朝春来。
1992年,程太平牵头组建了芜湖市第一家农业民营科研所――南陵县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开始攻关水稻轻简栽培与配套良种选育,他的梦想也从这里开始抽枝发芽。
水稻育种是门科学,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没有系统上过农学院校的程太平深感底气不足,于是他决定自学。水稻育种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跟书本学理论还远远不够,在程太平眼里,同行都是他的老师。
订阅刊物、购买书籍、咨询专家……在程太平的成长经历中,浙江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裘伯钦、已故安徽省农科院原院长李成荃对其帮助很大,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程太平经常信件往来,主动请教,这让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程太平指导农民对直播水稻进行苗期管理。受访者供图
培育一个好的稻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反复试验。而育种的大部分时间,程太平都要蹲在田里,下田时赤脚泡在水中,蚊虫相伴是家常便饭,更难耐的是夏季的暴晒闷热。
“夏天温度高,几天下来,都要脱一层皮。踩在水田里,烈日暴晒,把人蒸得大汗淋漓,半天不到,白花花的汗渍就结在了衣服上。”程太平回忆道,有一次中暑,差点没能缓过来。
最早的时候,程太平在自家的6亩田里搞试验,一到收获季,别人家都有粮食可收,而他的实验田常常是收获甚微。尽管如此,程太平也没有放弃,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农技书籍中找灵感,在请教专家中找答案,为此,他每年都要跑遍大半个中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程太平主持并推广了双季水稻免栽―早稻半旱式直播技术,该技术在芜湖市直接应用面积每年达30多万亩,辐射面积达100多万亩。
一心扑在百姓“饭碗”上
在南陵人眼里,程太平永远是那个挽起衣袖、裤脚,俯身在田里,观察记录水稻生长情况的“田专家”。村民们常常说,“有了‘程劳模’,种田就有了主心骨。”
程太平始终心怀“大农业观”。在他看来,既要确保粮食安全,但又不能局限于粮食安全,还要兼顾粮食与其他作物的协同发展。
这些年,除了躬耕田亩、致力育种之外,程太平还在良种推广、水稻种植普及上下功夫,但件件都不离稻种。
程太平蹲在田埂边,给小学生普及水稻秧苗小常识。受访者供图
“把一个品种育出来,然后全社会一起享用,这是我的追求,也是南陵人的目标。我是一个农民,这辈子只想干好这一件事。”每每提及和水稻打交道的半辈子,程太平总如是说道,令他欣慰的是,几十年的努力拨云见日,在田里有了成效。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2019年,化感水稻使用权的30余万拍卖所得,程太平眼睛都没眨一下,如数上缴财政。自己却和爱人住在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里,家具也异常简陋,木板床头的落地书柜,摆满了书籍材料,就连楼梯口,也堆满了试验品种稻米。
爱人王宝玉,在程太平的耳濡目染下,如今也是半个水稻“里手”,平日里,经营着一家农资小店,虽然程太平无暇顾及,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打理得是井井有条。所谓“夫唱妇随”,大抵也不过如此。
岁月爬上了程太平的两鬓,却带不走他为民科研的热情,耳顺之年,他依旧跋涉,永不停歇。“接下来我会主攻特早熟优质早稻和基部再生稻两项工作,继续开展新品种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水稻育种这条路上,我希望再干二十年。”程太平笑着说,殊不知,带上草帽的他,已成了稻田里“最靓的仔”。
如今,程太平已到了退休年纪,按理说,可以陪着爱人打理农资店,帮着一双儿女成家立业,但他仍在农业科研的第一线追逐着最初的梦想。
对于程太平来说,水稻更像是他的第三个孩子,有着割舍不掉的情感。他希望自己还是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依旧守着那片稻田,看稻浪翻滚,闻稻谷飘香,听禾雀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