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江安村,田里绿油油的小麦望不到边,新树形的无花果即将冒出新芽,处处都在讲述着“春天故事”。
“这块地看着小,用处可不小,主要是用来调查苗情的。”指着相隔一米的两根竹竿,如东钱涌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钱勇说,播种时候基本苗是多少,高峰期能达到多少……只要数清楚这块一米见方地里的麦苗数量,就能代表整个田里的群体参数,更加便于估算接下来的施肥量、用药量。
钱涌家庭农场主要进行小麦和水稻育种,这几年,地里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能够完成近7000亩地的耕作。“除了育秧、起秧苗等环节必须要用到人工,其他阶段都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说起家庭农场里的“固定资产”,王钱勇更是如数家珍,“肥料储备库、机械库房都比较全,各类机械一共有30多台套。另外,我们还建了一个配套中心,配有粮食烘干机16台,存储仓库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
水稻去杂的难度高于小麦,王钱勇不敢大面积种植水稻,往年的种植面积最多不超过1000亩。但今年开始,水稻去杂也要实现机械化,他大胆估算,今年的水稻育种面积将达到耕作面积的50%。
王钱勇靠着科学种植,大大提升了传统作物的经济效益,另一边,康海建的无花果园正在试验新树形,经济作物产量也将更上一层楼。
“去年我们在种植了100亩无花果,同时还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把无花果用一个全新的树形来种植,以此提高产量。经过一年的实验发现,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今年就大面积推广。”在如东仙农果园家庭农场,一棵棵无花果树全部按照去年试验的“h型”树形来种植,康海建介绍说,再有一个月,就可以看到果子的雏形,等到8月初开始采摘,采摘期能持续到11月中旬。
经历了前几年的摸索期,去年,康海建的无花果事业走上正轨。“迎合市场需求,我们以生产和销售无花果干为主,效益比传统作物甚至大多数经济作物都要高。”康海建算了算,以去年100亩地总产值约300万元计算,今年170亩无花果园的效益将比去年翻一番。
看好果干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上个月,康海建在如皋新增了一个500亩的无花果园,果树种下去后,又寻思着在如东再扩建一个500亩的果园,这几天,他正忙着在其他乡镇看地选址。
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江安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6%,现有家庭农场5家,涉及多种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种田问题,还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少年轻人都去了企业务工。
江安村党总支书记顾建华说:“这几年村里解决了富余劳动力900多人,他们大多在本地或附近的企业打工,目前全村在外务工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本地企业约300人,为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记者 张伟伟通讯员周雨霁陆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