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露地蔬菜单轨运输机
挂职干部介绍“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
苍溪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侯春燕:“余杭的政府服务办理的速度和效率都让我非常震撼,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感触颇多,我不停地学习,渴望把更多的知识带回家乡。”
走进四川省广元市的乡村中,时时有新意,处处有惊喜。
高山深岭里,一枝一叶都充满了活力,从“乘轨上云”的高山露地蔬菜到可全天候监控种植的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海”的现代化“智慧发展”经验,为“山”的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为有效解决山区劳动力缺乏、搬运成本过高的问题,朝天区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在两河口镇蔬菜园区实施山地单轨运输机建设项目,安装4条山地单轨运输机,带动2万余户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促进基地乡镇增收。
朝天区两河口镇两河村村民李秀荣:“这些菜坐上轨道‘飞’起来,我的心情也跟着飞起来!”
蔬菜“上道”后,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夏天的风吹过,两河口镇的高山露地蔬菜种植园翻起一股绿浪,郁郁葱葱间点缀着一抹鲜红,48岁的农户李秀容正在辣椒地里忙活。
“我自己有八亩地用来种苞谷,这里的地是村镇里统一安排的,种了辣椒、甘蓝,蔬菜长成了以后不用我们自己背就能运下去,喏你看,就是用那边的轨道运下山的!”指着一旁运输蔬菜的单轨,李秀荣显得格外兴奋,“蔬菜‘上道’以后,我们再也不用自己背着重重的箩筐下山了,省力、省钱、还省心!”
原来,在两河口镇蔬菜园区实施山地单轨运输机项目前,农户们需要自己背着蔬菜、肥料来回跑。李秀荣谈到,自己最多的时候背着将近一百斤的菜下山,光是下山就要花半个多小时,“一趟跑完汗都湿透衣服嘞,但是没有办法呀,以前没有这么好的设备帮我们。”
体验过几次单轨运输机的便利后,李秀荣便对它赞不绝口,“不止李秀荣,用过的农户没有一个不夸的。”朝天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罗俊堂介绍,“单轨运输机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可操作性强、建造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他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地蔬菜产量2.5吨至5吨计算,请当地群众用背篓运到山下,需要花费人工工资500至1000元;现在使用单轨运输车单次运输可达200至250公斤,每亩仅需成本50至100元,大大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菜农劳动强度降低了70%,搬运时间节约80%。
滨江区挂职干部、朝天区委常委、副区长戴灿东认为,“蔬菜单轨”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印证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力量。除了单轨外,今年,朝天区还新建设了“朝天云蔬”数字化平台,为农户和种植专家搭建技术服务快速通道;并通过建立全程溯源机制,实现朝天区高山露地蔬菜“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控。
“这些项目建立以后,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农户们配合的积极性很高,现在不光把以前边边角角的撂荒地全都种上了菜,还在培植新的瓜果。”从单轨运输机所在的田地往北几里路,中科院农业院蔬菜所的张思远教授正在指导村民们培育高山西瓜,“这个是现在正在培育的新品种,经济效益很高,顺利种成之后,每亩地的收益最高能达到10万。”
看着蔬果数斤数斤地运走,与专家一次一次地面对面交流,李秀荣感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她相信,在未来,身边的菜农都不用再“望天看水”,农场小白也能化身专业农场主,日子肯定越过越安逸!
“苍政钉”APP,一款面向苍溪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搭建的统一高效协同办公平台,通过无纸化公文流转以及信息化、数字化、移动化办公,进一步提升党政干部办公效率。
办公更高效,惠企便民更“亲清”
“不了解的制度不用找联系电话一层层机构查询,不用找熟人一点点打听,只要手机打开‘浙里办’,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当时看着这些我就想起了自己家里马上就要上幼儿园的小孩,要是苍溪的政务查询也这么便利就好了,苍溪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侯春燕回忆说。
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也是一位宝妈。搭乘余苍东西部协作数字快车,她曾两次到余杭交流学习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余杭的政府服务办理效率让我非常震撼,我渴望把更多的好做法带回家乡。”侯春燕说。
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苍政钉”App已经上线运行。政府、百姓、企业三方可以在线实现政府管理、智慧政务、政企交流。为苍溪服务群众的“苍通办”也已经奠基塑形。“未来,我的娃娃入学资讯也能更方便查看了。”侯春燕说。
平均等候时长17分钟,平均办理时长15分钟,政务服务满意度为100%非常满意。苍溪县智慧大厅的标准化建设也在不断强化。“通过苍溪县政务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老百姓能够通过大屏幕清楚地看到我们一天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侯春燕介绍道。
引“浙政钉”为“苍政钉”,“浙里办”为“苍通办”,变“线下跑”为“线上点”,余杭援派苍溪工作组,带头示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苍溪民生实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数字余杭”到“秀美苍溪”,余杭、苍溪两地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奋力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借助东西部协作,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将依托当地金凤柑橘生态产业园产业化基地,建成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可视化监控系统 、电商果品分选中心和电商直播工作室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化乡村。
“余”后春“笋”出,数字赋能“未来乡村”
“看着柑橘叶由黄变青,我的心也放下了。”陵江镇笋子沟村村支部书记张家安望着远处一片片绿油油的柑橘树一脸欣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笋子沟村就种植柑橘,但种植方式和管护水一单单凭借着农户的经验。直到2021年东西部协作项目开展,余杭区、苍溪县在笋子沟村落地实施数字化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笋子沟村的柑橘种植注入了“新科技”。
“土壤温度31.8℃,土壤湿度19.2%,PH值7.5”,走进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数字乡村指挥中心,一组组数据清楚地显示在LED大屏上。这些数据都是通过在田间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传输到大屏幕上的,张家安介绍,除了墒情监测以外,气象数据、虫情监测、苗情监测等数据也一目了然。
今年,数字农业平台检测系统可立了大功。年初的时候柑橘树出现叶片发黄的问题,监测平台就把这一病害现象自动反馈至省农科院专家手机上,专家不用到果园现场,只需通过系统里的数据就给出了治疗病害方案。“果树生病再也不用果农自己诊断,一样样药去试了,线上就能和专家沟通解决。”张家安欣喜地说,“不仅有可视化监控系统,去年我们还运行了电商工作室,更是让我们的柑橘订单供不应求,再也不愁卖啦!”张家安喜上眉梢。
余杭区援川干部、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俊峰表示,依托笋子沟村的金凤柑橘生态产业园,建成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数字驾驶舱)、可视化监控系统、电商果品分选中心和电商直播工作室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化乡村。去年,笋子沟村实现全村产值突破8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试点开展数字化种植管护试点工作,打造“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实现对茶叶种植的精准化数字管理。
从“扶贫茶”“感恩茶”到“数字茶”“富民茶”
浙江安吉白茶远嫁四川广元青川的佳话有了新的注脚。如今,青川县沙州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试点开展数字化种植管护试点工作,通过数字驾驶舱,可将茶基地的各项指标数据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传输到大屏幕上。一旦指标异常,系统会自动向网格员发出预警。“浙川两地地理气候存在差异,过去当地白茶种植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浙江专家不远千里跑过来指导。有了数字驾驶舱,一块大屏就能让专家了解得清清楚楚。”西湖区援川干部、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何立剑介绍道,“县乡两级技术员可以通过适时视频监控,准确看到茶苗长势、基地管护效果,并通过平台向基地网格管理员下达管护提升指令,并监督整改提升效果,真正实现管护精准化。”
未来,数字驾驶舱还将进一步升级。“现阶段主要针对的是茶叶的生长管护阶段,今年开始还要将数字化成果进一步延伸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整个产业链条。”何立剑谈道:“我们会以‘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为中枢,实现青川‘白叶一号’品牌品质提升、乡村宜居宜业和茶农富裕幸福的共赢局面,打造东西部协作数字乡村领域实践样本。”(每日商报见习记者 顾佳燕 张馨予 文 邓漠鹏 赖羽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