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努力的目标是打造郑州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今年以来,科技城上下正攥紧拳头,为“起高峰”快马加鞭建设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生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原科技城报道组,走访科创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平台,“揭秘”新成果、新亮点、新故事,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你所不知道的中原科技城”!
科技是改变生活的“金钥匙”。走进中原科技城,“黑科技”所释放的能量,令人大开眼界。来,跟随记者沉浸式体验一把科技“预演”的未来生活吧!
许多行业“黑科技”诞生于此
2月28日,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记者登上一辆自动驾驶公交车,车内有驾驶位,但坐在上面的并不是司机,而是一名安全员,他不操纵方向盘,只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才会进行干预。
自动驾驶公交车行驶轻快平稳,它通过系统与沿途的交通信号设施呼应和对接,在车路协同的作用下,精准调节红绿灯,缩短了等候时间,一路畅达。
“这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沿龙湖中环路、龙湖内环和北三环,形成了17.4公里长的环线,沿途经过智慧化路口31个,目前已累计安全运营60万公里。”宇通客车自动驾驶区域产品管理工程师李雪莲告诉记者,宇通在中原科技城建立了自动驾驶研究院,攻克自动驾驶中的难点与卡点,许多行业“黑科技”就诞生于此。
说话间,一辆5米L4级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公交车驶来,它的外形呆萌可爱,除具备超级巡航、动态避障、自主超车、精准停靠等常规自动驾驶功能外,它还会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最为有趣的是,它可实现人车对话,记者与它聊天,收获了不少惊喜。据介绍,此类车主要用于连接从地铁口到办公楼等的“最后一公里”出行路。
“科技改变生活,2022年,我们会完成无人驾驶公交、微公交、乘用车、无人环卫车辆的开发和推广,提供24小时的网约服务,建成主干线、支线、微循环的智慧出行系统;到2023年,建成智慧出行、无人环卫和无人物流‘三张网’,在整个郑东新区实现自动驾驶出行和清洁服务、物流运输;到2026年,计划实现全区域、全场景覆盖,建成完整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将郑州打造成5G自动驾驶城。”李雪莲说。
努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走访中原科技城,可以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力量带来的改变,它们如同高塔之灯,照亮未来。
在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与中原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清都,正在就自主研发的复合机器人功能提升展开讨论。
“这个新研发出来的机器人非同寻常,由于搭载了激光雷达、3D视觉、六自由度机械臂、深度相机和末端自适应夹爪,它拥有了‘眼睛’‘大脑’和‘手臂’。”林杰说。
记者看到复合机器人可以自己乘坐电梯、自动开门、自主取物,而其中的“黑科技”就在于,它不再受限于固定场景机械重复一件事、一个动作,而是可以通过“眼睛”接收信息,通过“大脑”去“思考”和“判断”,并秒速行动。
“智能机器人将在未来实现更多可能。”林杰说,公司由国外院士领衔的海归教授及博士团队牵头,科创动力十足,他们有信心推出更多“河南芯”的智能机器人。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统计显示,在中原科技城带动下,郑东新区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2家,新增科技型企业251家,同比增长均超过50%。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向中原科技城加速汇聚,已有上汽集团、京东方集团、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理工大学等的87个项目入驻,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省内高端科研平台落地,河南省首个智慧岛挂牌,河南科研新“航母”——重建重振的河南省科学院从这里起航。
“发展需要对标,与合肥滨湖科学城、武汉东湖科学城相比,中原科技城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实验室数量还存在差距,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在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先导区、创新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道路上要疾步前行。”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顶端新闻·河南日报记者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