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安全成本更低的4680电池的冷思考:这个行业还要卷到几时?
格隆汇| 2022-06-24 17:44:01

03 极致内卷

从4680身上,我们也可以稍微看到一点动力电池的未来。

首先,这个行业是极度内卷的。不光车企和车企卷,电池和电池卷,车企和电池现在都要卷。

之前,行业里只有比亚迪的电池自产自供,其他的车企基本都是由电池厂供货,比如特斯拉,电池是从LG松下采购的小电池;现在,部分车企规模起来了,都开始自研电池了,特斯拉的4680、长城的大禹电池、广汽的弹匣电池。

当然,电池厂也不会坐以待毙,之前宁德推出巧克力电池,推动换电,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把电池标准化,增大自己在电池领域的话语权。

还有结构模式,CTP是把电池集成在车上,整车厂又要把份额抢回落整车厂抢电池厂份额,电池厂份额抢整车厂的pack份额。

曾经,电池厂和整车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的电池厂和整车厂,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车造到最后,都是在造电池。

极致内卷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没有一个环节是安全的。

新能源汽车的战场上,各路神仙打架。

钴太贵了?砍掉,马斯克说我们用无钴电池;锂价上涨了?比亚迪说我们要进军上游买锂矿;电解液要用双氟了?宁德自己搞了个子公司生产。。。

拼到最后,这个行业谁能掌握话语权?应该就是创造能力最强的企业。

上游的锂矿,目前看起来很稳,利润很高,但是也许某一天会因为比亚迪、特斯拉的杀入,而改变格局;

电池厂也不稳固,电池产业本身的创新,远没有到终局,还有很多技术路线;另外,电池不像半导体,可以一纳米一纳米的挤牙膏,一块电池续航到了1000km,续航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一辆车续航1000km,和2000km,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什么区别?

88

假如不远的未来,续航1000km、安全、充放电快、成本又低的电池,谁都能造出来,那电池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特斯拉自己造就行了,就算有订单,利润率也不会高。

这里让人想起了苹果产业链。

除了台积电等少数几家公司,几乎所有产业链公司的命运,都掌握在苹果的手上。

新能源汽车,终局也许也一样。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