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央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1月信贷增长如期实现“开门红”,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社融增量规模显著回升。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而当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则增加了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单月信贷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其中包括贷款、企业发债券、政府发债、股票融资、非标融资等多项构成。
这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如果说社融规模增加,意味着市场资金的增加,那么信贷数据大幅提升,则代表着市场信心的恢复。
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哪些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用?
春节期间消费率先走暖,1月官方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证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
政策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央行信贷座谈会鼓励银行靠前发力,多地“新春第一会”定调全力拼经济,加上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加快落地,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地产政策接连放松等,都对稳信贷发挥了关键作用。
显而易见,1月信贷社融全面走强,得益于宽信用政策的持续推进与疫情消退后的需求回升,充分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见效与企业预期的好转。
而认真分析,也会发现亮丽的数据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部分。
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从信贷结构观察,企业端和居民端出现了分化,即“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仍相当明显。表现在数据上,1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4.68万亿元,同比多增高达1.32万亿元,而相比之下居民贷款仅新增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
进一步来看,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最为强劲,同比多增1.4万亿元,是历史以来最高水平。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背后主要是基建、制造业发力,侧面说明1月份的信贷走强有着鲜明的政策驱动特征。
而居民方面,融资意愿不强,储蓄存款出现增长。
1月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6.2万亿元,同比多增7900亿元。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春节时期年终奖的发放导致居民存款增加。但从中长期来看,居民信心的提振仍然至关重要。
客观审视数据,当前经济总体肯定在回稳向好,但也要重视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的问题。
这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为后续经济加快复苏提供关键动力。
春节前后,节日市场十分兴旺,小额消费的复苏让人振奋。但在小额消费之外,如何让房、车等大额消费也活跃起来,关系到2023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无非三点,一是增强消费能力,二是改善消费条件,三是增加消费场景,其中消费能力无疑最为重要。各个层面的消费者收入在增加,且对未来前景普遍乐观,自然乐于花钱、乐于贷款。
只有企业端和居民端同时发力,一季度经济回升才会有更稳固的基础。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