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控股的战略新兴业务之一的晶华电子拟在今年下半年冲刺创业板,就公司具体情况看,其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辅导券商今年撤否率也较高。
在近些年地产持续低迷下,有不少传统房企把物业运营、新兴制造业等领域作为自己转型的突破口,这其中就包括老牌地方国有房企深圳控股,其转型战略受到很多资本关注。《红周刊》获悉,其旗下的晶华电子已在去年年底启动上市辅导,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冲击IPO,上市地可能选择在创业板。
作为深圳控股的多个战略新兴业务之一,晶华电子的主营业务是液晶屏的研发制造,目前正处在营收高速增长期。不过,若参考行业内上市龙头近几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情况,晶华电子上市扩产后还能否维持较高增速是有待观察的。
(资料图片)
深圳控股旗下晶华电子下半年拟IPO
内控整改忙、募投项目审批备案未完成
深圳控股(0604.HK)是一家扎根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市场的老牌地方国有房企。年报显示,深圳控股2022年实现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约256.5亿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21亿港元,33.9%的销售毛利率在业内维持了较高水平。不过在近些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近两年深圳楼市景气度不高的情况下,深圳控股的转型战略受到港股投资者较高关注,其旗下的多个战略新兴业务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启动分拆和上市安排。譬如,旗下的深圳晶华显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去年11月开始了上市辅导,辅导券商为国金证券。
4月底,深圳控股在某路演平台召开的2023路演会议中,相关高管披露了更详细的上市战略。《红周刊》注意到有高管向投资者表示,晶华电子2022年业绩出色,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1%、112%。该高管透露:晶华电子的IPO辅导进展不错,预计2023年下半年递交A股招股书。“如果在创业板上市,参考科技制造业的估值均值,按中介机构估计,PE估值大概30倍左右,预计总市值接近30亿元。”
深圳控股持有晶华电子70%的股权。晶华电子的主业是液晶显示模块、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产销。未来公司将加大智能显示控制器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显示器件和电控器件为核心产品,增加电容触摸屏、光学贴合一体化、电控器件(OEM/ODM)、低功耗显示器等高利润产品的投入。
不过,国金证券在今年4月发布的IPO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二期)》显示,晶华电子仍存在多个问题需要整改,包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尚未完全取得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直管企业对于晶华电子历史沿革相关事项的确认文件;公司已确定募投项目的投资方向、项目用途及投资规模,但未完成募投项目的审批和备案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券商国金证券今年以来有多个IPO项目被否,其中包括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两个项目。整体来看,国金证券今年的撤否总量达到6宗,撤否率在知名投行中居前。按照新的IPO现场检查规则,撤否率较高的券商或被重点关注,其负责的IPO公司更有可能被抽中现场检查。如此情况下,晶华电子上市的不确定性显然是有所增加的。
江西晶华或是募投重点
行业竞争激烈,高增速持续性待观察
晶华电子如果IPO,募集资金可能会投向哪些项目?
《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和深圳控股公告无具体信息,但若结合公开报道、天眼查仍可发现,晶华电子目前惟一的全资子公司是江西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江西地方媒体去年以来发布的多篇复产复工报道,以及公司所在地县政府网站的员工招聘信息透露,江西晶华的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屏、显示模组(LCM)、触摸屏、光学贴合一体化及相关电控器件等产品,一期项目不久前投产。基于此,晶华电子IPO的潜在募集项目很可能会包括江西晶华项目。
人事层面,《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还透露,晶华电子的董事、监事即将换届,国金证券将“督促公司沟通控股股东尽快确定相应人选、确定提名函”,并尽快推动新董事、监事配合提供核查资料的收回工作。
晶华电子的具体业绩没有公布。据深圳控股年报,2021年、2022年制造业务录得营收分别为4.6亿港元、6.1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是31%、33%。因深圳控股的制造业务主要是晶华电子负责,若这一数据全部为晶华电子贡献,不难看出,晶华电子过去两年的业绩增速还是很喜人的。
不过若对比液晶显示屏行业的几家大型上市公司,可看到因竞争激烈、下游产品消费不旺等因素,深天马A、合力泰、长信科技、欧菲光2020年以来呈现出营收震荡、净利润下滑的态势,而晶华电子2020年以来的营收高增速能否持续逆势飞扬是存在悬念的,特别是扩产后的产能消化问题需要重视,毕竟这关乎公司的业绩能否持续增长。
副董事长王光明入股同星科技被问询
单一年度IPO投资有望“连中三元”
公开信息显示,晶华电子的副董事长是王光明。公开信息显示,王光明旗下的深圳市瑞晋投资有限公司是晶华电子的二股东,占总股本三成。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瑞晋投资的注册资本只有10万元,实缴并未公布。
《红周刊》注意到,在近期成功通过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同星科技股权架构中,王光明持股3.3%,为第六大股东。
在同星科技的审核中,交易所围绕王光明提出了重点问询,要求就王光明入股的原因、合理性作出解释。同星科技解释称,王光明为绍兴新昌人,同星科技的经营场所也在绍兴新昌;1988~2007年,王光明任职于同行业另一家公司,对同星科技有了更多了解;加之王光明有着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遂于2017年入股同星科技,后者也希望王光明的股权投资经验能对公司有更多帮助。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表示,王光明未在同星科技和客户公司任职或存在其他利益关系,“未曾帮助发行人获取业务,不存在与发行人权益有关的股权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
不只是同星科技,《红周刊》注意到,王光明今年还成功押中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该公司的创业板IPO申请于今年4月成功通过审核,发行PE值38.8倍(发行后股本)。公开信息显示,王光明是英特科技的二股东,持股24%,并亲任英特科技的副董事长、CFO。
英特科技的主业是换热器、蒸发器等设备的研发产销,和晶华电子无业务合作。但《红周刊》注意到,两家公司的董监高层面联系不浅。英特科技现任副总经理裘尔侃,招股书显示,其在2018年11月~2020年5月期间担任过晶华电子的董事。
事实上,王光明的储备项目不止上述3个,新三板公司浙江元盛塑业股份有限公司(870879.NQ)的第六大股东也是王光明,持股4.8%,并担任副董事长。结合高管简介,此“王光明”就是晶华电子、英特科技的股东王光明。
去年2月,元盛塑业启动了北交所IPO辅导。但兴业证券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辅导报告显示,公司的管理、合规存在严重问题:元盛塑业实控人王文林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于2022年收到了绍兴公安局的取保候审通知书;原监事沈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
巧合的是,同星、英特、元盛三家企业资本运作和IPO的法律服务机构都是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招股书显示,同星、英特的具体经办律师都包括天册所合伙人吕崇华,而元盛的2021年定增经办律师包括了章杰。《红周刊》留意到,章杰和吕崇华曾是搭档,在多年前利欧股份定增中,天册所指派负责该项目的律师就是吕、章二人。
《红周刊》注意到,早在十几年前,王光明就曾在证券市场押中了不少IPO,比如洪涛股份、龙力生物2011年前深交所上市,王光明在IPO前就已经入股,还担任了董事或监事。以龙力生物为例,其前身2008年11月实施增资和股权转让,彼时王光明入股,持股比例3.84%,担任公司董事。2011年9月,龙力生物上市。上市仅半年后,王光明辞去董事职务,接着减持股份,2014年后彻底从十大股东中消失,浮盈丰厚。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生物燃料第一股”美誉的龙力生物似乎命运坎坷,于2017年突然业绩爆雷,巨亏数十亿,最终于2020年黯然退市。事后来看,2013~2014年正是龙力生物上市后的业绩“变脸期”,这两年的营收同比分别下滑了10%和15%。
王光明2012年4月辞去董事后,尹吉增、孔令军接任董事。最终证监会2021年的行政处罚公告显示,龙力生物2017年前持续实施了多年的财务造假,手段包括删改财务数据、伪造会计凭证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多份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违规担保、挪用募集资金。龙力生物和时任总经理等高管被重罚,接任董事的孔令军、尹吉增被予以警告+罚款,IPO保荐和后续督导机构华英证券、保代岳远斌等收到证监部门的警示监管函。
2022年起,王光明投资的多个制造业企业集中申请创业板IPO,在同期创业板上市概率走低的大背景下,投资的多个项目却能够在2023年成功上市,若晶华电子成功在创业板IPO,意味着王光明的PE投资在单一年度中“连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