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的“关键小事”,在环境保护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举手之劳,让垃圾“回家”,“分类小达人”刘诗韵带你去寻找孩子眼中的生态贵州。
(资料图)
校园里的垃圾分类“第一课”
可爱的垃圾分类桶、塑料制成的旋转木马、循环利用的手工艺品……在贵阳市花溪小学美的校区的手工课教室,这里收藏着同学们五彩缤纷的想象世界。
拿起一本手工制作的垃圾分类手册,今年8岁的垃圾分类小达人刘诗韵要“开课了”!
“每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我们要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面,平时也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刘诗韵小朋友说只有让垃圾回到自己的“家”,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
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基础的垃圾分类知识之外,还会通过每月开展二到四次的垃圾分类班会、制作循环利用手工制品、推选垃圾分类监督员等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老师告诉我们垃圾分类要从自己做起,如果大家都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小达人,地球就会多很多绿色。”在刘诗韵眼中,一个举手之劳就会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如今,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各归各位,对于熟知分类知识的刘诗韵来说已经不在话下,而前不久她又多了一件开心事——获得了社区及学校共同颁发的家庭最美垃圾分类监督员的称号。
家庭中的小小监督员
小小监督员要发挥的作用却很大,由于垃圾分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回到家中的刘诗韵,也依旧是一个称职的小达人。
“我们家一直以来也在努力地把垃圾分类做到位,希望能培养孩子的一个环保意识,她自己也很认真,回到家之后不仅会跟我们分享很多垃圾分类小知识,还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刘诗韵的爸爸刘大飞说。
刘大飞一家搬到贵阳市花溪区贵筑街道迎宾社区已经差不多两年时间,谈起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他说不光是自己一家,现在整个社区都在积极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展,由于家庭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刘大飞一家还被社区授予了迎宾社区“垃圾分类党员示范之家”牌匾。
“能得到社区的肯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也让我们觉得自己做好还不够,如果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就更好了。”刘大飞说,现在他们会积极参与到社区各种的垃圾分类活动,同时努力带动身边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之中。
从刘大飞的言语中,我们了解到,在学校和家庭的背后,社区才是连接多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一环。
家校社企联动,为垃圾分类“护”航
“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源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一方面来说是生态文明保护的体现,另一方面可以让提升居民的文明程度,让社区环境变得更美。”贵筑街道迎宾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言说,今年,迎宾社区为了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开始积极探索各种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各部门协同发力。于是,贵筑街道迎宾社区建立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家校社企联动的工作模式。
“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中,我们社区干部带头上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党员的家门,给她们颁发‘垃圾分类党员示范之家’的牌匾,然后通过党员带动三到五户熟悉的家庭成为垃圾分类示范之家。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党员的引领下,迎宾社区孕育出‘垃圾分类+熟人社区构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社区治理模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支点。”李言介绍道。
同时,在此基础上,社区还与学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乐在其中”“挖呀挖,挖出迎宾社区垃圾分类模范之家”等活动,让孩子来引导家长完成垃圾分类相关要求,达到家校社企多方联动的效果。
在垃圾分类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刘诗韵一家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刘诗韵的爸爸刘大飞表示,在社区的努力下,短短几个月可以明显感受到社区垃圾分类情况的变化,希望可以逐步发展完善。
目前,据统计,迎宾社区共评选出党员示范之家63家,垃圾分类模范之家218家,垃圾分类示范楼栋3栋,进一步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我们社区将会进一步强化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不断深化家校社企的联动机制,点上发力,面上推开,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李言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思露 周梓颜
设计 齐青杨
一画乾坤工作室出品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娟
三审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