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后,常海增回到家乡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和乡亲们一起投身乡村振兴。回想起在人民大会堂的场景,他热血沸腾。他说,他要和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大干一场。
(资料图片)
将高效农业引入家乡
1982年,只有15岁的常海增因为家乡的土地养活不了自己而外出务工。那个时候,乡亲们种植着传统的农作物,靠天吃饭。2018年,事业有成的常海增回到家乡后,流转土地,成立福兴德合作社,建起山楂小镇、德源祥产业园,在家乡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创业。他说,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家乡人,就必须提升产值,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
福兴德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引进山楂等果品,建设芽苗菜培育基地、木耳栽培基地、优质山楂苗圃、樱桃采摘园等。常海增引进多家科研机构,将科技注入家乡的农业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前一亩地就产800斤麦子,买不了几个钱,现在一亩地产值在上万元都不止。”在合作社务工的马启明高兴地说。
常海增牵头成立了福兴德合作社产业党支部,将产业连片集中区的胜义、南河、常河、王庄等4村通过党支部联建,将70名党员聚在了产业链上,带动33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抱团发展。
如今,山楂小镇、德源祥产业园的产值已近2000万元。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值。
“让生养自己的土地,再次热闹起来”
回到家乡后,最让常海增痛心的事情是乡亲们都外流了,曾经热闹的乡村日渐萧条。他从内心默默发出愿望:让乡亲们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上!
“从来没有想过在家门口上班。”在德源祥产业园务工的景对琴说,“以前在地里,连个衣服都穿不干净。现在一天穿得整整齐齐,体面还挣钱。原来,当农民还可以这样舒服自然。”景对琴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往返在合作社与家里,短短几分钟的路程,她自豪而风光,觉得生活幸福而有意义。
如今在山楂小镇,务工的固定人数有300多人。
山楂加工车间、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园采摘基地,完备先进的生产流程,每一个环节上都“镶嵌”着常海增和他的乡亲们。稳定而充实的工作,结出乡亲们在产业链上的奋斗硕果,诚实而勤奋的劳作,让乡亲们感受新生活的美好。
说起这几年回乡创业的经历,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是乡亲们回乡了。老人有人赡养,孩子有人照顾,乡里乡亲有个相互照应。“让在外面的乡亲们都回乡,让生养自己的土地,再次热闹起来。”常海增动情地说。
把家乡变成旅游景区
常海增认为,家乡必须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路子,才能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建筑行业出身的常海增,对乡村旅游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大刀阔斧地对家乡进行“重构”,在光秃秃的山上,修建龙珠台;在支离破碎的半山腰,栽植名贵树种,在泥沙俱下的河道上修建桥梁……他将家乡每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都塑造成了景点。
常海增在家乡修建了定西市第一家动物园。开园的那一天,人山人海,在路边卖油饼子的一位老阿姨一天就挣了5000元。在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上,勾连着众多像“老阿姨”一样的乡亲们。
仅有硬件还不够,常海增又从“软件”上下功夫,修建山楂小镇乡村大舞台,举办“山楂小镇”乡村文化旅游节,与会人数达到10.8万人,成了通渭县“一城十大景区”最重要的文旅盛事,也成为“5天城市家,2天乡村家”乡村旅居的首选之地。山楂小镇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让家乡的旅游事业正规化,常态化。土特产变成了旅游商品,乡亲们成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者,家乡成了旅游区。
振兴家乡的文化
常海增自小接受家乡传统文化的濡染,家乡传统文化指引着他一步一步走向事业的峰顶。他感念着家乡的传统文化。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常海增把家乡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振兴的核心和乡村建设的灵魂,发扬光大。他修建了孝悌公园和民俗博物馆。24座孝道文化雕像,宣传孝悌文化,传承尊老爱幼美德;民俗博物馆的展厅里,则是家乡之前样貌的集合,记住乡愁,汲取家乡文化的精髓,发展今天的事业。邀请通渭新生代作家诗人、摄影爱好者,以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主题,弘扬真善美,表达对美丽乡村的深深寄托和向往。
常海增说:“孝悌文化的实质是感恩。我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反哺桑梓,回报乡亲;要让乡亲们在致富后,感念美好时代,不忘党的恩情。”(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张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