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都深圳:20万设计师擦亮深圳招牌
深圳商报| 2022-08-26 09:22:00

近日,深圳市第四批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共276家企业入选,至此,深圳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445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此次入选的企业中,排名前三的区域是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华区,分别有88家、83家和34家,占比达31.9%、30.1%和12.3%。

5G之城:赋能千行百业 打造全球标杆

截至2022年7月,深圳累计建成5G基站5.8万个、多功能智能杆1.6万根,现有5G用户976.2万户,5G用户占比34.17%,5G流量占比37.12%。

打造5G之城,深圳不遗余力。就在不久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圳市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提升网络能效、加强薄弱环节、加速终端成熟、推动应用、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全面推动5G全产业链发展。

其中,推动5G应用成为一大亮点。

《若干措施》提出,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支持企业深化5G+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港口、智慧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农业等行业融合应用,赋能垂直行业新动能;推进5G赋能教育、医疗、交通、警务等领域,促进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

5G之城稳步发展,未来规划也日渐明晰。今年6月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深圳将大力优化网络与通信产业结构,培育5G解决方案集成商,鼓励企业搭建5G开源平台,支持在各行业提供5G系统集成服务或专业服务。

此外,到2025年底,深圳将建成网络与通信应用示范园区5个、终端设备产业基地5个、核心元器件产业基地5个,千兆宽带家庭覆盖率达到200%,累计建成5G基站6万个,建成全球“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设计之都:20万设计师擦亮深圳招牌

在深圳,创意和创新无所不在,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的“创新史”。1992年,创办于深圳的“平面设计在中国”展(GDC)成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兴起的标志性展览。2005年,首届“创意十二月”成功举办,掀起“深圳创意”发展浪潮。历经17年发展,“创意十二月”已经成为深圳标志性的文化节庆活动。2008年,深圳获批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设计开始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同年12月7日,深圳将这天设立为“创意设计日”。

40多年来,深圳创意设计产业开繁花结硕果。从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到中国设计大展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深圳每年会迎来多场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设计盛事,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城市品牌推广、设计成果展示、设计服务和普及的平台,“深圳设计”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创意设计产业已经成为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有力抓手。目前,深圳约有6500家设计企业、近100个文化创意园区以及20万名专业设计人员。以创意设计为龙头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近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

据了解,深圳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并提出目标:到2035年,全市创意设计全口径服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创意设计师人才增加到15万名,创意设计产业有效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

爱心之城:志愿红成为最靓丽色彩

深圳志愿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30多年来,这里诞生了第一批国际志愿者、第一个“义工服务市长奖”、第一张电子志愿者证、第一批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志愿红”,可以说是深圳最靓丽的色彩,也是志愿者心中指引方向的一道光。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群体,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这个群体逐渐成为深圳的一张闪光名片。当前,在这个常住人口不到1800万人的城市里,已有志愿者283.9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5万多个,每天在线可供市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达1657项。今年春节以来,全市累计20.6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697万小时,其中“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占六成以上;1400余支青年突击队、3.8万人成建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成立220个临时党支部、325个临时团支部向驻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在疫情防控的道路上,深圳“党旗红”“志愿红”交织,释放出勃勃生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志愿者之城”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了4.0时代,全面启动深圳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同时立足福田、罗湖、南山、龙华等4个区试点推进社区(小区)志愿者联合会建设;系统性实施志愿者礼遇计划;推动市志愿者联合会探索建设新型法定机构……走过30多年的风雨,“志愿者之城”正在绘就崭新的画卷。

低碳之城:留住“绿水青山” 挖掘“金山银山”

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空气质量居全国特大城市之首,绿色建筑超1.4亿平方米,全市上路行驶的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54.4万辆,全国首个开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首个可以科学衡量“绿水青山”价值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串串绿色成果,仿佛深圳身上的“低碳勋章”。

目前,核电、气电等清洁电源装机占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比重达77%,工业领域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持续加码,率先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纯电动化,绿色建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今年8月17日,深圳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6788万吨,成交金额15.57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2892万吨,碳市场活跃程度居全国前列。

今年1—6月,深圳PM2.5平均值为1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微克/立方米,是我国特大及以上城市中,首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三阶段指导值区间的城市。

全国首个碳普惠授权运营平台“低碳星球”上线半年间已吸引近100万名市民参与减碳行为,累计减少碳排放130吨,相当于260亩森林半年的减碳量。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