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两通 致富有路
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3-08-25 16:09:48

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葫芦塘村委会妈恨村,一片片绿油油的旱稻起伏错落,层层叠叠遍布山间,美不胜收。


【资料图】

妈恨村地处开远市东部,由于地势较高,早些年村民生产生活诸多不便。“我们村地处山区,路远坡陡,以前用水是个难题,基本只能靠天吃饭。”回想过去,妈恨村党支部书记刘应祥感慨道。

由于村里常年缺水,刘应祥在成年后,只身到开远城区,在一家工厂里做爆破工。“当时不怕放炸药,就怕爆破后的工序。因为每次爆完,需要排查爆破的效果,看看有没有哑炮,这个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刘应祥说。

在外拼搏3年后,刘应祥觉得原来的工作太过危险,2003年,他回到了村里,开始种植玉米等粮食及经济作物。

为了解决村里的缺水问题,2011年以来,开远市烟草专卖局投入516.3万元资金,建设了库容28.26万立方米的妈恨水库,还修建了水窖、管网、机耕路等一批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受益农户达100多户,覆盖2000多亩耕地。

有了水库,生产用水难的问题解决了,为村里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刘应祥带领村民们在一些地势平坦的区域开展辣椒、玉米等轮作,在坡度较大的地块则种植果树、香椿等经济作物。通过多元种植,提高了耕地的产出率。

2022年,按照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红河州委、州政府部署及红河州烟草专卖局要求,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在云南农业大学、开远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在中和营镇响水村委会实施500亩粮烟协同发展杂交水稻旱种示范。

受种植示范辐射带动影响,2023年,妈恨村村民以每亩800元的流转金将土地进行流转,连片种植了300亩旱稻,部分村民加入旱稻区用工行列,增加了一份收入。

“去年我种传统经济作物和南瓜、玉米等,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差不多有16万元进账。”刘应祥笑着说。

随着种植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妈恨村成立了村民小组经济合作社,通过组建产业技术服务小分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精准开展技术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整个村子发展致富。

如今,妈恨村村民们靠着勤劳踏实发展多元化种植业实现增收致富,一半以上的人家住进了小楼房,开上了小汽车,生活一天比一天舒心。(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潘柯全)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