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纬新材数百家参与者可以抱团并影响最终报价。那么,禾迈有没有一定概率抱团抬价呢?
今年9月,注册制新股询价新规正式落地发布。科创板IPO的抱团压价现象也早已改善,股票定价和估值大幅攀升,导致投行的保荐承销费出现了翻倍的盛况。这与去年的低迷情况截然相反。
更关键的是规则的变化。询价新规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将询价时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此前的“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实践中一般是1%。然后再按照相应规则对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处理,得出最终发行价。
禾迈股份的报价中报价798元的一部分报价被剔除,对应剔除量占总申购量的约1%。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如果有多一点比例的报价在700元以上,就可以直接很容易把价格区间大幅上移。以前因为剔除比例高达10%,很多人为了避免报价太高被出局,现在出局的概率被大幅压低。
询价规则变了,联合串通抬价又成为可能,就如联合抱团压价一样。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联合抱团抬价的背后,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利益谜团?
以上无法证实,权当看戏,但逻辑上讲得通。
3、反思
在注册制大背景下,大A超募现象愈演愈烈。
截止12月20日,今年460家新股有266家超募,比例高达58%。这266家预计募集2357亿元,实际却募资3295亿元,超募规模合计938亿,占预计募集总额的40%。换言之,每计划募资10亿元,将至少超募4亿。再多的钱,也不至于这样豪撒吧!
266家IPO,一共有24家企业超募过10亿,禾迈股份50亿登顶全市场。而最喜欢超募的承销保荐商正是大名鼎鼎、行业排名NO.1的中信证券。
在禾迈之前,中信承销超募规模超10亿的项目有义翘神州、成大生物、中科微至、天能股份、普冉股份。
其中,成大生物首日上市暴跌27.3%:
中科微至首日上市,暴跌13%:
二级市场挂牌前,询价机构定价过高,把打新股的肉拿走了,有的只剩下了汤,有的还要倒割股民的肉。这也是今年新股频频破发非常重要的逻辑……
原来,审核制有23倍PE的潜规则。去年,科创板与创业板,一上市就把预期打满(定价过低,首日普遍翻数倍大涨),随后可能便是慢慢无休止、长达数年的估值回归。现在好了,一级询价市场就把估值抬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接下来大概率会重演中石油的悲剧。
注册制,欧美港市舶来品。在成熟市场,新股发行利益江湖中,发行人(上市公司)、承销商(投行)、询价机构是利益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发行人与承销商利益是一致的,希望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进而募资更多的资金。而询价机构作为制约方,发行价过高,手里的份额可能成为定时炸弹,被套巨亏。三方是割裂的、制衡的,且有法律制度、信披制度、严厉的惩罚制度跟上,相对保证定价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但大A的三方却可以联合抱团,相互支援,却似乎还没有严厉的、实质性的惩戒制度(比如刑责、罚款)。上一次,上纬新材询价机构联合抱团压价,并没有处罚动作。
这一次,哥几个坐下来,一起一个高价,大规模超募一把,然后找个小酒馆,哥几个论功行赏?以上只是脑补的猜测画面。
这种玩法,在香港新股发行市场叫“围飞”,是香港市场玩烂的割韭菜游戏,现在已经蒙不了人了。即便香港还有,也最多只是割韭菜而已,因为都是一些融资额非常小的公司会玩这个。大A不一样,一融多出50亿,简直就是韭菜根连根拔起啊!
禾迈现在这么玩,如果未来上市公司纷纷效仿,就会扭曲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最受伤的是谁显而易见。现在,是不是应该借着禾迈这一波管一管这帮人了!?
4、尾声
禾迈第一天上市,成交量44.8亿,换手率高达69%,位居A股第二名。今日,换手率仍然高达22%。很显然,对于225倍的禾迈,中签的绝大多数理性股民应该是卖出获利,另外热衷炒作的小股民因单手股价太贵接不起盘,然而昨天做多迹象明显,股价跳涨,背后应该有不少机构接盘。
流通股800多万,最少几个亿的资金就可以实现双位数的大涨,这对于游资们并不是难事。这里面包不包括参与询价的机构们进行自救诱多,我们不得而知。
于散户,禾迈45亿理财闹剧看戏即可;于监管,也是时候有人管一管了!
资本市场现在是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下国家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更承担着为科技创新新引擎提供弹药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股市兴,科技兴,国家兴。
如果任由害群之马,为了一己私利,沆瀣一气,往小的说,是扰乱资本市场的行为,往大的说,则是动摇资本市场根基的作死行为。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还资本市场一方净土,乃是大A股民最直接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