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核酸结果 涉嫌提供虚假证明罪等
金融投资报| 2022-06-01 08:22:03

5月28日,核酸检测机构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被立案侦查。这是近一周以来第三起核酸检测机构违法案件。金融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被查处的三家核酸检测机构中,有两家检测机构与多家上市公司有关。专家表示,偷工减料从来都不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盈利之法,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向上下游技术方向探索延伸、努力创新才是可行之计。

3家机构被查处

此前,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网站发布了一条行政处罚信息,因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查处。5月21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通报称,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问题进行通报,警方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目前已对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一周后,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中发现违法行为。北京警方勘查后发现,自今年4月25日以来,该实验室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北京警方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其进行检查。

一天后,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因严重违反新冠病毒检验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法进行检测,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查处。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成都、武汉、合肥三地亦有分公司。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被曝核酸检测违规后,合肥市立即暂停了其在合肥的检测服务,目前尚未恢复其核酸检测资格。

上述三家核酸检测机构违反了哪些法律,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对此,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龚嘉璇。

龚嘉璇表示,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核酸结果,涉嫌三个违法行为:一是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二是涉嫌提供虚假证明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是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假阳性”报告是核酸检测机构故意出具,是实验室环境污染、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也可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三款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上述三家核酸检验机构均被立案调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公司实控人及法人也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面对核酸检测机构出现的违法行为,北京市卫健委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对全市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集体约谈,未来将开展全市核酸检测机构驻场检查,聚焦标本“采得到”、“不变质”、“测得准”三大环节,对采送检报全流程严格管理。

两家与上市公司相关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此番被查处的三家检测机构中,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与多家上市公司有关。

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5月28日,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学刚,经营范围包括医学检验科医疗服务、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等。资料显示,王学刚为上市公司百普赛斯(301080.SZ)董事。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被查后,百普赛斯董秘办相关人员曾对媒体表示,王学刚是公司外部董事,不参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该事件对公司财务与生产经营没有影响。对于是否解任,需要先核实该事件是否属实以及后续影响,再对该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王学刚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华大基因(300676.SZ)也有渊源。百普赛斯财报披露,王学刚曾于1997年7月至2001年8月,任职于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1%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3月,担任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隶属于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中同蓝博系集临床检验服务、临床实验、科研与开发为一体的医学实体。企查查显示,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系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同辐(01763.HK)全资子公司,于2007年3月成立。中国同辐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出资,以原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为平台搭建的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化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火兵。

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冠检测使得第三方医疗检测公司快速增长。天眼查显示,我国目前有超34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经营范围含“检测试剂”。中新经纬曾报道,我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已超100亿元。截至目前,“北上广深”核酸服务机构总计超过160家,注册资本平均值至少1000万元。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随着疫情防控稳步推行,新冠病毒检测企业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可以在壮大检测业务基础上,考虑向上下游技术方向探索延伸,设计开发新产品,增加新的盈利点,保持可持续性盈利。

“对于采用偷工减料方式获取蝇头小利的行为,应该坚决杜绝,这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盈利增长点。”龚嘉璇表示,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如果因医疗技术的局限性而导致一定范围的误诊,公众可以理解;但对于人为因素的作假和糊弄,则逾越了职业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近年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一些医疗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专业、便利的服务,这是医疗改革实践的样本,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须加强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有针对性地引导这一行业规范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珍视来自社会和公众的信任,增强责任意识,恪守道德和法律底线,以过硬的检测能力和水平赢得市场和未来。”龚嘉璇说。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