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对年轻人立遗嘱不妨宽容以待
每日商报| 2022-04-20 09:23:14

曾有报道说,有一个年轻人意外去世后,父母希望得到他公司电子邮箱密码和邮箱内的所有信件,寻找关于儿子的最后回忆,但公司认为这侵犯了个人隐私。最终的做法是,公司将邮箱内所有内容刻成加密光盘给了家属,但没有告知密码,即父母“拥有”了数字遗产,但无法读取。因财产继承分割问题,一大家子人闹得分崩离析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磊律师指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定继承范围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抚养关系。如果缺少遗嘱,很大程度上会使继承问题变得复杂化。

同时,遗嘱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只有具备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是一项严谨且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事情,绝对不能儿戏对待。方磊律师建议,订立遗嘱时遗嘱的内容、形式要完备,遗嘱的行程过程要具有合法性,必要时可以寻求相关的专业人士协助订立,以保证其法律效力。

我们常说,“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从谈“遗嘱”色变到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遗嘱的专业化,不仅反映出大众法律素养的提升,也说明年轻一代有了更豁达、更积极的生死观。立遗嘱并不是一件晦气的事情,写下遗嘱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重新体会与发现,尽量减少人生遗憾,守护好深爱的人。

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是一种理性而正向的态度。写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对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让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过往人生,从而更好地活着当下,期盼未来。

【观点】

对年轻人立遗嘱 不妨宽容以待

最近,“年轻人立遗嘱”这一话题,随着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登上热搜。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这一话题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在越来越多现代的年轻人看来,立遗嘱已不是一件讳莫如深,需要在弥留之际才能被提起的事情,而是一件很平常,甚至是必要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才能来,如果意外发生,能够不留遗憾。”

可以说,“90后”甚至“00后”就开始立下遗嘱,自然会引发不少争论。梳理相关报道可知,不但很多当事人的父母、亲朋好友不理解,很多网友也不理解,认为“不吉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趋势,不妨对年轻人立遗嘱现象抱以宽容态度。

根据继承法等规定,凡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均可以立遗嘱,对年龄没有特别的限制。遗嘱的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遗嘱形式是否合法,遗嘱内容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是否严重违反公序良俗。也就是说,立遗嘱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凡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均可以在任何时候立下遗嘱,不受年轻与年老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呈年轻化趋势。据《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统计,

截至2021年底,“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比2020年增长了80%。白皮书还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

这从侧面说明,年轻人不再将立遗嘱作为“不吉利”的事情来对待。而是将其作为珍惜当下,好好生活,规划未来的一种表达载体。而且,年轻人立遗嘱也说明其规则意识的提升,愿意选择合法方法处置自己的财产。可以预测,随着时代发展,更多人会接受这种现在看起来较为新潮前卫的行为方式。如在西方,一些富人就很早地立下遗嘱,还有人很早就签订器官捐赠协议。

值得说明的是,遗嘱立下之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财产的增多,自然会出现新增财产不在遗嘱范围的情况。这并不影响立遗嘱人及其亲属的正当权益,如当事人可以重新立遗嘱以变更或撤销之前的遗嘱。当事人遗嘱中没有涉及的财产,则依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因而,不妨对这一看似新潮的行为抱以宽容态度,这也契合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现状和人们的现实需求。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