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壮苗”稳“饭碗”
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2-03-21 13:21:57

“去年秋播时节降水过量,影响了秋播,导致冬小麦存在秋苗出苗质量差、春季苗情弱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一类苗以控为主,二类苗促控结合、三类苗以促为主……”3月14日,天气乍暖还寒,在河北省滦南县宋道口镇晓颖小麦种植合作社的麦田里,三四十个种植户正围在县里来的技术员唐文光周围,认真听专家为农作物生长支招。

滦南是农业大县,有108万亩耕地。今年以来,滦南以“科技壮苗”行动为抓手,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物资储备、产业扶持,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让群众的“粮袋子”更实、“菜篮子”更稳、“钱袋子”更鼓,为农业蓬勃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通过采取“外引+内连”,滦南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引进多项适合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先进技术。

今年以来,滦南已邀请张卫峰等5名专家进行农业知识讲解和技指导服务11场次,直接指导面积1万亩以上。县里抽调10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级技术服务团队,每个镇抽调2名技术员组成镇服务团队,583个粮食生产重点村由种植能手或种植大户任村级技术员,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织成县、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形成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无盲点服务。南堡镇杨岭村姚绍伟是水稻种植大户,由于临近沿海,他所种植的稻田盐碱化严重,一直被插秧后死苗严重的问题困扰。在张卫峰团队指导的指导下,姚绍伟目前正积极开展治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春耕、春管正当时。滦南县从农机供应、农业作业、农资储备等环节入手,有的放矢,开展春季攻势,做好春耕备耕。在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耕种收农机具新产品研发、农业新技术引进等方面,滦南今年进行了重点攻关,争取到上级资金7475万元,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等30个农业重点项目工程,为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资金支撑。

滦南县有12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55户农机大户、1659户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去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今年,滦南投资7933万元购置1233台套现代化农业机具,机械化水平将稳步提高;储备各类良种800吨,储备化肥5万吨,为全年农业种植业生产物资供应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百日行动,加强对农资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单位的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7人次,对全县146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了专项检查,净化了农资市场环境。

在滦南县龙德谷物种植合作社的20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地块,2台大型旋耕机正在松土。合作社理事长张树成说:“我们今年这块地改播玉米和大豆套种是响应国家号召,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在滦南俊刚红薯种植合作社,投入100万斤种薯的红薯种苗长势旺盛。合作社负责人刘俊刚介绍,今年自己将种植3000亩红薯,预计收入超百万元,100多户社员将种植1万亩红薯,预计总产量在3000多万斤,全部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销售。

在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滦南正通过产业带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负责人,滦南采取支持政策、创新培育模式、宣传引导、严格项目监管、建立跟踪考评机制等多项措施,引导他们走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健康发展道路。同时,组织发展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建立了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县在棚室栽培、畜牧水产养殖、粮食种植等农业特色产业共认定340多家家庭农场、1000多家合作社、916名新型职业农民,已在省、市实训基地组织开展200余场培训。(记者 李杰 通讯员 李庆军 郭天磊)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