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的通知》,一场酣畅淋漓的种子“芯片”攻坚战已然启动。
关注
“中原农谷”,站位种子打造农业“芯”
又是一年花开季,曾在2011年搭载神舟八号遨游太空的牡丹种子,经定向杂交,这些天进入了盛花期。
早在2003年,40克原阳优质水稻种子搭载第18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第一次上天;2009年,23克原阳水稻种子搭载“神七”第二次遨游太空。
这些特别的礼物,因为来自银河的浪漫之旅,让河南很多远离土地的城市人意识到,农业可以跟航空高科技发生关联。
近日,河南发布《关于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到,将以国家农业创新高地为引领,聚力打造“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四大中心”的布局中,特别提到了“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其目标是,全力建设神农种业实验室,打造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集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内容的布局,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由河南省委、省政府牵头起草与“中原农谷”相关的建设方案。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指出,推进种业振兴,河南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
“中原农谷”,站位种子打造农业“芯”,河南省已迈出一大步。
背景
“一核三区”,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
河南酝酿近一年的“大动作”有结果了,以“中原农谷”为依托的千亿种业布局启动。
那么如何站位全国,帮助河南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进而做到在种业科技领域“顶天立地”呢?
《通知》提到,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区域发展空间,实施发展战略,“中原农谷”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其中,“一核”共206平方千米、“三区”共1270平方千米。
作为郑州大都市圈“1+8”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新融合已走过近19年历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伸,而种业雄起,将成为更为深刻的切入点。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梳理后发现,“一核”具体来说,就是东至中州大道(101省道)、原阳县县界,南起黄河北岸沿黄生态观光大道,西至获嘉县、武陟县县界,北至新乡县县界,共206平方千米。
“三区”,是指以延津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东区,新乡县、获嘉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西区,以原阳县部分区域为主体的南区。
具体来说“东区”是指,东至封丘县县界,南至原阳县县界,西至新乡县县界,北至309省道,共498平方千米。
西区的地理位置则以“东至中央大道、胡韦线,南至107国道(新乡县境内)、获嘉县县界、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区界,西至武陟县县界,北至新焦铁路(新乡县境内)、大沙河(获嘉县境内)”,共473.27平方千米。
南区以平原新区为核心,东至封丘县县界、南至原阳县幸福路、西至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区界、北距黄河大堤5千米,共298.6平方千米。
有详有略,农业科技“新城”将在这里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于“一核”、“三区”的功能也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布局规划。
比如,在“一核”范围内将布局包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示范基地。
也就是说,以种子、种苗、种畜(禽)为主攻方向,打造以种业为突出特征的农业创新高地。
与核心区域发展农业科技“新城”不同,东区以食品加工为核心,建设包括延津县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食品加工园区,以小麦全产业链、粮油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建设内容。
西区,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进行发展。包括新乡县、获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小麦、大豆等良种繁育为主要建设内容。
南区包括原阳县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厨房产业园,以水稻种植、食品全产业链加工为主要建设内容。
这样的布局,是基于区域内既有优势。
可以预期,一场酣畅淋漓的种子“芯片”布局,将重塑河南农业发展的样貌。
观察
省长牵头,12个厅级干部组团干大事
蓝图绘就,如何保证能够一笔画到底呢?
《通知》提到,为保证规划得以落实,将建立“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
其中,该领导小组组长为河南省省长王凯,副组长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省长武国定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兼任办公室主任。
此外,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多个单位主要领导为“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另外,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也是小组成员。
也就是说“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由省长牵头,12个厅级干部组团干大事。(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宋晓珊郭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