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高温天气或将增加石油需求
石油商报| 2022-08-31 08:43:13

今年夏季以来,北半球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欧美电力需求激增,欧洲电价、气价、煤价屡创历史新高。目前欧洲天然气价格折合每桶原油为450美元,相比天然气价格,原油价格偏低。因此,电力短缺引发的气转油潜在需求有望扭转石油市场宽松基本面格局,布伦特油价在今冬波动中枢上移的概率较大,冬季天气和俄乌局势仍是影响未来油价的主要变量。


(相关资料图)

1、高温干旱天气增加石油替代天然气需求

今年夏季,欧洲多地持续高温干旱,据欧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欧盟近2/3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且可能持续到冬季。在正常年份下,德国30%的石油和煤炭运输都依赖内河航运。航运货量的减少,将导致欧洲成品油供应不足,推高能源使用成本,增加用电负荷。

高温干旱天气也使得欧洲用电需求不断激增,但由于干旱缺水,水电、核电和太阳能的发电量大幅减少。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在2021年欧洲的电力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高达62%,其中核电占比22%,水电占比17%,其他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占比24%。化石燃料占比仅为36%,其中,天然气发电居首位,占比20%,煤炭占比15%,石油发电仅占1%。

欧洲今年前7个月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核能发电量减少12%。极端气候叠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短缺,整个欧洲电力系统运行承压,电力价格屡创历史新高。

美国也在经受高温和干旱天气,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22年美国终端用电需求将同比增长2.5%。美国亨利中心(Henry Hub)天然气价格在国内消费量和欧洲进口LNG需求的双重带动下,从今年7月初的5.7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涨到9.3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据EIA数据,今年美国天然气发电占比37%,煤炭和核电分别占22%和19%,水力发电占比7%,增幅最大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从去年的20%增加至今年的22%。但燃油发电的比重不到1%。

2、欧洲冬季或将被迫增加燃油发电

在全球范围内,欧美的燃油发电量占比较低,2021年仅为全球发电总量的2.5%,比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都低得多,而且多数国家在逐步降低这一比重。燃油发电最多的国家是产油大国沙特,其次是伊朗。

面对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和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考虑冬季转向石油发电。德国政府通过《替代电厂法》,恢复1.6吉瓦燃油发电装机容量。法国主要能源密集型行业正在寻求将燃气锅炉转换为以石油为燃料,瑞士能源部长也表示将发电燃料改为石油。

有分析认为,欧盟燃油发电装机容量23吉瓦,仅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5%。在最佳情景下,欧盟燃油电厂可以在全年发电总量中占比5%~6%。尽管这一比例达到该地区石油发电10年平均比重的3倍,但相较燃气发电的比重20%仍较为有限。

此外,恢复燃油发电面临成本和政策方面的压力,燃油发电的成本远高于煤炭,这导致石油作为替代燃料的优势不如煤炭;燃油发电效率比燃气发电低20%,且燃油发电的碳排放量更高,会受到当地空气质量标准的限制。因此,燃油发电可能是欧洲今年冬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尽管燃油发电占比小,但在石油市场紧平衡的格局下,气转油替代需求以及相关炒作仍将为今年冬季的油价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如果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对天然气实行断供,不排除欧洲对现有燃气发电机组进行改造,增加燃油发电的可能。

国际能源署(IEA)在8月的报告中,将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提高了38万桶/日,主要原因就是用于发电和油气转换的石油需求增长。

睿咨得能源预测较为乐观,在不考虑天气的情况下,认为TTF和布伦特之间的高价差和天然气供应短缺风险将推动石油需求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增加73万桶/日。

高盛表示,冬季气转油需求将推动布伦特油价在今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达到125美元/桶和130美元/桶的高位。

3、飓风季可能影响美国的石油生产及出口

每年6~11月末都属于美国的飓风季,其中8~10月是飓风季最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2022年大西洋飓风季节预测报告称,今年的飓风活动将高于平均水平,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国内将出现14~20场风暴;其中6到10场风暴可能会升级成飓风,3到5场飓风可能会升级为大型飓风。

未来需要密切关注是否会有强飓风形成,如果对美国墨西哥湾石油生产、石油出口和炼油行业造成实质性影响,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也将出现阶段性冲高的风险。

目前的拉尼娜现象从2020年开始,今年北半球高温少雨的天气多与这一现象有关。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拉尼娜现象在初冬持续发展的概率已经超过了70%,这将是非常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现象。

以目前的观测趋势来讲,拉尼娜现象越来越有可能持续到第3个冬季。尽管拉尼娜与冷冬没有必然关系,但如果发生,在冬季保供的压力下,会给能源市场造成更大压力。今年冬季是否会出现冷冬,值得密切关注。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